连接西安与中亚陕西村的友谊之桥 陕西农庄

来源:2016-11-15 15:31:00 查看数0

同治陕甘回变图

120年前,一支陕甘回乱残兵部队逃离了国境进入苏俄境内,然后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在条件艰苦的异域他乡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并且由寥寥数千人繁衍生息,到今天已经有了数万子孙后代。

中亚陕西村地理位置图

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处,居住着一群特殊的居民,他们黄皮肤黑头发,讲着地道的陕西方言。他们称呼政府部门为衙门,称呼干部为衙役,把飞机叫风船。村内的儿歌“月亮月亮渐渐高,骑白马带腰刀……”秦腔仍是村内人的传统项目。

陕西村人保留着的明清两朝生活用品

陕西村人的饮食依稀可以看出关中饮食文化的影子

这些进村讲陕西话唱秦腔,出门满口俄语的黄肤色人引起了国际上专家学者的好奇,最终,在1942年,苏联以“东干”一词,正式为这支民族命名。而因为他们在民族内说的都是陕西话,所以他们居住的地方被统称为“陕西村”。

老照片:陕甘回变时的兵丁

老照片:陕甘回变时民众所用的运输工具


100多年来,不敢说是沧海桑田,但也早已是物是人非,虽然经过1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陕西村人至今还保持着陕西质朴的方言,让人不禁为他们的坚持而感动,也为他们时刻记得自己是从陕西出来的人的精神而感动。军阀和官僚统治虽然迫使他们离开了祖国和家乡,但是他们内心的一种精神能深深的激励和促使着我们的内心。陕西人也为有这样的同胞而自豪。

早些年在这里,因为气候和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蔬菜种植困难,尤其是到了冬季,大部分的蔬菜都是需要长途运输而来,导致这里的蔬菜价格不菲,远比肉食要高,而且是供不应求,所以在冬季陕西村人吃菜难成了一个问题。

后来,在几位来自西安的技术专家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在哈萨克斯坦陕西村建起了一个陕西农庄,农庄中来自西安的技术人员不仅带来了故乡人民对百年未终音讯的乡党们的问候,同时也带来了家乡的技术成果和文化内容。 

从1997年开始,以蔬菜为主要产业的陕西村农庄人再不用为没有越冬菜发愁了,新建成占地十亩的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将给漫长的淡季提供充足的蔬菜,而为农庄的蔬菜工程出了大力的是一位来自西安山门口区的蔬菜专业户张永安。

听着当地人熟悉的口音,同样是一口陕西话的张永安在这里也觉得十分亲切,即使是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下,他的干劲仍是热火朝天。

张永安兴奋的告诉记者,他从西安带来了给日光温室中可以种植的冬季菜苗,有番茄、黄瓜等菜苗,他准备在这里搞三个项目,发展一部分日光温室,再建立一部分春季的塑料大棚,最后再发展一部分普通土地栽培的蔬菜项目。这些菜苗全部用的都是国内最优良的品种。如果项目成功了,对陕西农庄的蔬菜种植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张永安是1997年十月经西安国际技术贸易公司牵线搭桥来到陕西村农庄科技扶贫的蔬菜专家,比张永安早来五个月的谢冬生是国际经贸公司的职员,他们克服了气候和生活条件许多方面的困难,为帮助陕西村乡党们推动陕西村农庄经济发展而努力着,对他们来说,敬业精神和与生俱来的乡情和亲情是这里工作的最大动力。

要论对农庄最熟,接触时间最长,感情最深的人,那还是西安国际技术贸易公司独联体部经理陈宝东,陈宝东今年35岁,他从1993年开始与陕西村农庄接触,到97年为止,他在西安和这里之间累计跑了几十趟,在这里已经居住的时间加起来近两年。

每年,陈宝东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旅途中度过,可以说,陈宝东不是在陕西村农庄,就是在来陕西村农庄的路上。农庄的乡党们早已把他看作成自家人,在这里,家家户户都可以让陈宝东“蹭吃蹭喝蹭住”,村里无论是长者还是孩童都拿他当亲人一样看待。

几年来,陈宝东积极努力,穿针引线,以促成了运行状态良好的磨面厂、饼干生产线、机砖厂和蔬菜工程等一批经济合作项目,促进了农庄多种经营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陈宝东给异国他乡的乡党们带来了家乡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带来了新名词、新思维和新观念。

张永安、谢冬生和陈宝东就像民间的经济和文化使者,缩短了陕西村农庄人和家乡人之间的距离,使彼此的心贴的更近了。


相关阅读
拍客上传APP
拍客上传APP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无限西安
下载无限西安